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何在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旅游市场的需求与实实在在的高速增长的消费,已经不断冲破着旅游文化相关各界已有的行政藩篱,以市场为中心形成一个产业的构型。从为了接待而形成的事业单位――风景区,到为了保护而形成的事业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再到为城市配套及教育等等而形成的事业单位――城市公园、开发绿地、博物馆、收藏馆、文化馆等等;由政府推动发展了一个极大的旅游观光休闲基础。但是,作为市场化的产业来看,旅游仍然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缺乏最基本法律基础的产业!旅游产业的结构,具有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并处于不断打破行政制约,建立良性支撑的过程之中。
一、 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1、 法律基石不牢、政策不配套――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
市场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这也是我们企业在境外上市的障碍,是旅游企业与民营资金合作的障碍。
民营资金将成为我们旅游开发的主流。国家不可能投资去开发旅游产品,那么在这种形式下,资源又被认为是国家保护的资源,在国家体制与法律基础上存在着的这个重大缺陷,已经成为了这个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障碍。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随着WTO和国内政企之间的改革发展,这个问题已被提到了很尖锐的前台,建设部最近正在修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条例,准备出一个关于特许经营权的相关办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我个人认为,旅游资源,首先属于土地资源,没有土地也就没有生命,也就不可能有旅游资源,(当然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另一类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附着于土地之上的一种资源形态,它应该属于国土资源部统一进行管理,才符合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规范,现在关于国有资源中形成了土地的租赁、土地使用权,其它的矿藏有开采权,那么旅游资源除了它本身的土地价格之外,当土地不能进行建设性开发的时候,其上的旅游资源以什么方式出现,那么以旅游经营权或者旅游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出现完全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旦标准化,形成法律法规,比如五十年特许经营权这种概念,就象采矿权一样,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可能变成这样一个模式,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但无价之宝也是有价值的,有价资源的价值评估而并非旅游资源的生态评估,是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估、投资价值的评估,只有对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有了评估并有了准确的价格结构,那么进一步延伸的才是资本化,资源有价才可以进入资本,它资本化以后,它才可以成为一个公司的投资、可以成为股权、它也可以和其它的现金投资结合形成资本结构上的安排,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未解决之前,特别是对于国家保护性的资源而言,已经成为旅游开发中间的重要障碍,这条线也已使得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如何去解决它。
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旅游资源的价格无法评估,不允许评估,没有法律前提。
2、畸形投资行为与投资心态
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与投资商签订的联合开发协议,特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存在一个没有法律依据,合同违法的问题。
按风景名胜区现有的规定,资源是不允许出让的,所以任何投资商签定了这个合同以后,都面临着随时有可能被撵出局的危险,因为毕竟没有真实的法律依据。投资商在这样一个法律前提下,它投资的行为作为一个非纯国有的行为,特别是只要是非本地政府的投资的行为,就都会面临无法克服的障碍。
旅游投资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投资非常大、收益期比较长,收回投资的速度比较慢,前期投资成本很高,如果又在一个缺少法律依托的环境下进行投资,投资商的投资风险性就会很大,因此所有的投资商都希望先投入少一点,然后尽量用银行的钱来投,同时争取在投资中间用各种方法把自己的投资基本收回,这是目前普遍的投资商心态。
每一个投资商就一个旅游景点的投资运作问题与政府谈判的时候,政府的要求一般是可以把资源无偿地给你,希望你在三年五年投入多少进来,达到什么目标,但是对于投资商来说并不愿意这样做,他有个非常强的目标就是如何在短期内获取收益把他的自有投入资金收回,同时尽量扩大规模通过融资,用别人的钱来运作项目。所以很多投资商委托我们帮助他们策划项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他们把融资做到最大,在一两年内把他们的投资先收回来,这个目标,非常具体。因此当我们策划一个项目的时候,并不能够按我们理想的规划思路去制作一个二十年的蓝图,而是非常明确地要求是做这个,这样就造成了我们在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的时候思维导向有了很大的差异,同时在我们为一些政府提供招商引资设计时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思维导向——当你不能为投资商提供一种短期收益或旅游之外的其它补偿的时候,投资商是不会来的。因为你所与其签定的法律合同,实质上是无效的。
这是一种畸形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心态。
3、政府能主导旅游吗?我个人认为,“政府对旅游产业具有主导作用”的定位是错误的。
政府很重要的职责之一应该是规划职责。我们说旅游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划的思路和目标来安排,政府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计委一直在做的产业的规划,十年规划、五年规划,最后落到旅游产业上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这些规划是起指导性作用的规划而不是指令性的东西,所以如果要说成是在主导一个产业的话,这个定位是有问题的,国家旅游局也是这么一个提法,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实际上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市场,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好对产业的整体布局、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等等的规划和保护,资源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文物的保护以及监管,包括市场的行为监管。
中国旅游投资及其在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巨大,同时,在现实中投资饥饿症又表现得很突出,如全国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时反映最多的是缺投资,很多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因缺少投资而没有得到及时开发,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也很大。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何在? 认真分析起来,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首先不在投资供给不足。一是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的积累和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瓶颈基本消除,经济发展的投资制约基本消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出现了两次比较集中的投资过热现象。持续到21世纪初的投资过热,到了国务院要连续几年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冶金(钢铁和电解铝)、重化工领域是最典型的代表。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与中国人传统的储蓄偏好相结合,导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银行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持续增加,以至于有专家对此忧心忡忡,担心发生集中性挤提导致金融崩溃等,纷纷提出减少存款余额的计策,如提倡“消费爱国”、开放个人和家庭低线投资、改革住房分配制度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时,这种观点最为突出,目前已经超过13万亿元。社会上流传着“银行求着别人去贷款”的很多笑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银行资金供给的充裕。三是证券、房地产、家庭汽车等投资和居民大宗消费品市场的火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市场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四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吸引外资的条件、能力和实际成效也都与以前大为不同,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看好并正在大举进入中国投资市场。
其次,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项目的资源品位和市场潜力不足及由此产生的投资商兴趣、动力不足。第一,作为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的大国和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加上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地理运动,中国自然、历史、民族、社会等各类旅游资源品种齐全,类型多样,结构合理,分布广泛,高品位的世界绝品、极品、名品、精品资源众多。中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举世公认的,以至于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和绝大部分国家都为中国旅游的光明前景而深深鼓舞、吸引。第二,从国内来看,每个地区在通过资源普查或调查后编制出的旅游规划,有关资源的内容都非常突出。在日常工作中,从党政机关的领导同志,到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在说到本地区旅游时,对资源都是如数家珍,自豪、自信之情溢于言表。第三,从旅游投资开发实践看,很多成功的旅游项目所依托的资源条件并不是最好的,但其不仅吸引到了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实现了投资目的,取得了很好效果。第四,旅游成为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行业和重要投资热点本身,就说明了我国旅游投资资源基础优越,环境条件良好,市场前景光明,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很强。因此,从实践看,旅游资源及其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也不存在问题。
再次,中国旅游投资问题的症结主要也不在于其他有关各方的积极性不足。除了资源项目单位作为旅游投资需求方和各类投资商作为投资供给方以外,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还包括政府、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社区居民、社会舆论等。
第一,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发展旅游。国务院在1998年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社会公认旅游是第三产业的龙头。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同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就业和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200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决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3个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产业、重点产业或加快发展产业。
第二,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旅游项目是招商的重点。不分工作职能、向党政机关各部门分配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指标,作为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工作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运用。以吸引外来投资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开发区遍地开花,以至于国务院从2003年开始着手清理,则突出说明了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对吸引投资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第三,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都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近年来,旅游工作中出现了限制、反对一些种类旅游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象,但认真分析起来,所有的旅游资源占用和管理机构都是欢迎并积极谋求进行开发利用的,限制、阻止的真实原因是利益分配格局变动可能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的只是别人去开发利用。第四,社区居民非常欢迎和积极拥护旅游开发,原因在于社区居民基本都是旅游开发、发展的最大、最直接受益者。不仅城市和东部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居民积极拥护与支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发展,而且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居民尤其欢迎开发和发展旅游,以至出现像盛大节日一样和黎民百姓箪食壶浆隆重迎接投资商的奇特场景。
我国很多旅游项目都是在社区居民积极拥护、支持甚至力争下开发出来的,还没有耳闻目睹过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之初进行反对、阻止的,后来出现类似现象的主要目的也都不是反对开发和发展旅游,而是寻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第五,社会舆论是反映社会实际和人民呼声的,对政府和人民都积极支持的旅游业,我国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非常关注,积极开展舆论宣传,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摇旗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