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入沪”是巨大的文化陷阱?
来源:人民网
经历了十多年拉锯战般的争夺,全球第六个“迪斯尼”即将入沪的计划终于浮出水面,这项直接投资244.8亿,中美股份为57%:43%的既定模式已经达成,预示着以风靡上世纪80年代的“米老鼠”“唐老鸭”为代言符号的文化品牌落地中国,且有人预测可以催生超过万亿的GDP增长,拉动百万人就业,这样一个大馅饼似乎看上去很美很诱人,但从实质性分析,却更像一个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悬浮得很炫也很悬。
直接投资244亿打造这艘“游乐航母”,意味着完善了周边的城市设施及相关的商业配套后,总投资要超过400亿,而一向精明的美国人43%的股份投入,是不会掏腰包拿出一分钱真金白银的,靠的是文化品牌的再利用、衍生行业的商业预算以及管理资源等无形价值来体现,这也将意味着掏钱的活儿全由中国人买单。
对于能够拉动万亿GDP增长的说法更是不太靠谱,按照凯恩斯理论:在效率较高的西方经济体,其投资乘数大约在3~5倍之间,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在未来10年的周期内,能够达到2倍就已经不错了,这与万亿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即使套用更加诡异孤僻的计算公式,想必也不会算出接近50倍的结果吧。
从迪斯尼项目上马的投资分析,如果我们的民生、福利、文化、教育、交通、基础设施乃至边远地区的生活水准足够富裕完善,投也就投了,关键是我们在这些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太多的欠账,这样的投资方向,像是饿着肚子穿名牌。而光从投资价值角度讲,400亿相当于“嫦娥一号”工程的29倍。以今日中国的情况,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花费足以造29个“嫦娥一号”的钱,去购买一只美国老鼠所带来的精神快感呢?
20年前迪斯尼诞生美国,是一场带有娱乐色彩的文化革命;10年前迪斯尼落户香港,是一次东西文化的接壤或商业模式的复制与扩张;如今即将空投中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花大价钱买来的却是被咀嚼过的通俗文化的“再咀嚼”呢?
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7年前的中国入世谈判与美国人的纠葛,其中最大的瓶颈在于文化市场向世界的敞开,这也是美国另一个文化品牌好莱坞制片厂无法落地开机中国的理由,文化层面的侵入,应该要比汽车这样的骨架工业和金融这样的经济命脉更加慎重,西方人在中国建汽车厂和开办银行业务,虽然我们曾承受过被冲击的“阵痛”,但换来的快速发展的甜头儿,要比承受“与狼共舞”的苦头儿要多得多,而文化产品的侵蚀,却未必这样,弄不好会换来被吞噬的厄运。
再看美国本土之外的三家迪斯尼乐园(巴黎、东京、香港)的经营状况,拿香港来说,经营者为了维系生存需要,几乎每周都雇佣诸如成龙、刘德华甚至脱星等娱乐界明星大腕和娱乐形式来苦苦支撑,在一个极有娱乐接受度和娱乐资源的香港,尚且如此,可想内地的本土娱乐支撑力和市场吸引力,能足以让迪斯尼的经营业绩乐观吗?他们都在承受着与立项前预期有着巨大落差的生存状况,要么惨淡经营,要么亏损苟活,我们呢?甚至香港政府在开张三年后就感到了,迪斯尼外部很美,实质却是一个骑虎难下的沉重“包袱”,背不动放不下。
或许有人在算计着,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和市场,甚至可以分流超过60%的香港和东京迪斯尼的收入比例,其实这是一个画饼充饥的误区,香港的迪斯尼经历了10年的惨淡经营,已经将内地既有消费能力也有娱乐嗜好的消费者雪洗了一遍。中国人在生活内需都在精打细算的现实情况下,欲启动价格不菲的娱乐消费,其实这只是预算中的愿望而已。
我们曾极度羡慕过美国老太太提前消费的价值观,为什么现在却没人提这一个茬儿了呢?那是因为美国人为这种过度透支的做法尝到了苦头儿,也为这种膨胀式的贪欲付出了血的代价,而今迪斯尼入沪的做法,比起当年的美国人,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编织着让中国人“提前奢侈”的美梦,挖掘着让人诚惶诚恐的巨大陷阱。
另一种声音
有网友则认为:“不需要太过担心文化侵略,现在的小孩子不都是一边用着迪斯尼的文具,一边看着日本动画,一边背着唐诗吗?那些文化侵略是本身就没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才会担心的事情。就像上海本身,解放前被占领时都没有迷失自己的文化,何况是现在呢。”
|